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农村医药报寻医问药 专家:心梗症状不可忽视 需熟记两个“120” 别忽视皮肤上的小红点,它们可能在悄悄告诉你…… 促排卵会造成卵巢早衰? 一次取几个卵泡合适?

第4版:寻医问药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声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5 月 12 日 星期一   04

别忽视皮肤上的小红点,它们可能在悄悄告诉你……

资料图片

你是否发现身上不知不觉冒出了许多小红点,密密麻麻,看着让人担心。这些小红点究竟是什么?又是怎么出现的呢?

其实,“小红点”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在医学上,各种各样的小红点都可能出现,它们背后的原因和应对方法也各不相同,下面就来介绍几种常见的情况。

一、压力性紫癜

压力性紫癜是因为肌肉剧烈收缩,导致毛细血管压力突然升高,血管破裂出血而形成的。

常见的诱因包括剧烈咳嗽、呕吐、哭闹、倒立、癫痫发作、便秘等。比如,有些小朋友在呕吐之后,眼周会出现很多小红点,就属于这种情况。通常来说,压力性紫癜不会引起任何不适,出现的范围也比较局限,主要集中在受力部位。

一般情况下,压力性紫癜不需要特殊处理,可以自行消退。

二、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血管炎,它的表现是在双下肢出现不痛不痒、针尖大小的瘀点,甚至瘀斑。同时,可能还会伴随胃肠道症状(例如腹痛、呕吐)、关节症状(例如踝关节和膝关节肿痛、关节积液)以及肾脏病变(例如蛋白尿、血尿)。常见的病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药物、疫苗接种和肿瘤等。

如果怀疑是过敏性紫癜,一定要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在急性期,患者需要卧床休息,采取优质低蛋白饮食,补充维生素。同时,还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例如抗感染,停止食用可疑的食物和药物。

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皮肤和黏膜出血,例如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血尿、黑便等。

急性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见于儿童,通常在发病前有病毒感染史,尤其是在1—5岁的孩子中比较常见。出血部位不固定,大小也不一,血常规检查会显示血小板明显减少,并可能出现出血倾向。慢性型则多见于成年女性,没有明显的感染史,主要表现为外伤后的瘀点和瘀斑,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出现这些症状,需要积极就医,早期识别和及时诊断能够大大降低疾病风险。一旦发现类似症状,建议在避免孩子哭闹和磕碰的前提下,及时到血液科就诊。

四、其他“小红点”

除了以上三种情况,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也可能导致皮肤出现小红点。

(一)蜘蛛痣

形状像蜘蛛,周围有放射状毛细血管扩张,常见于面部、颈部和前胸。正常人也会有少量的蜘蛛痣,但如果数量很多,尤其是在短期内大量出现,就需要去医院检查,排除肝脏疾病等潜在问题。妊娠期也可能出现较多的蜘蛛痣,产后会逐渐消失。

(二)樱桃状血管瘤

樱桃状血管瘤也称为“老年性血管瘤”,常见于躯干和四肢,是皮肤老化的一种表现。通常表现为1—5毫米大小、深红色的半球形丘疹,表面光滑,质地柔软。虽然名字里带有“瘤”字,但樱桃状血管瘤是良性的,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三)细菌性毛囊炎

与毛囊口一致的米粒大小红色丘疹,中央可能会有脓头,伴有轻微疼痛,可以是单个或多个出现。需要保持局部清洁,可以外用抗生素软膏。如果症状加重,应及时就诊。

(四)红痱

红痱也称为“红色粟粒疹”,主要出现在容易出汗的部位,例如手背、肘窝、颈部、胸部、女性乳房下方以及婴儿的头面部。通常在夏季出现,表现为针头大小、圆而尖的密集丘疹,伴有轻微的烧灼感和瘙痒感。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穿宽松透气的衣物。

此外,还有一些少见的情况,例如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血小板增多性紫癜等。如果对身上的小红点感到担忧,请及时咨询医生,获得专业的诊断和建议。

(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 冯晴)

编辑:超级管理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