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美(医疗)科技园外景。
仿真美“黑格梦工厂”3D打印室
仿真美成名美学工作室工作人员在16倍显微镜下进行工艺制作。
近期,刚刚从德国调研回来的厦门市仿真美义齿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仿真美”)总经理吴黎明格外忙碌:上午与合作方见面;下午召开员工大会,布置下一阶段任务。“通过此次调研,我发现我国义齿数字化进程可与欧洲相媲美。作为义齿行业的一分子,我与有荣焉,未来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仿真美能够更好地通过数字化手段为客户服务。”吴黎明表示。
成立于2001年的仿真美,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从一个“小作坊”,成长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培训于一体的福建省口腔义齿行业龙头企业。谈及成功的原因,吴黎明表示,这得益于公司抓住了数字化转型的先机,努力用先进的技术和专业的人才队伍不断满足客户对品质与美学的追求,为客户提供更加满意的产品与服务。
抢占先机,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
走进仿真美一楼的数字化中心,映入眼帘的是技师们在电脑前专注工作的场景。他们每个人看似在“单兵作战”,实则是一条各司其职、紧密衔接的流水线。
工作人员通过网络接收,根据医疗机构使用口内扫描仪得到的患者口腔影像数据、医生设计方案、患者需求等相关信息生成的订单,并在5分钟之内,对照患者信息以及相关3D口腔影像进行数据审核,订单审核通过后随即进入后续数字化设计与制作流程。
在设计环节,技师们认真修整、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中的3D模型:一方面进一步分析、修整接收到的3D口腔影像数据,生成供后续制作义齿环节参照使用的3D牙模;另一方面针对需要修复的部位,根据修复方案,设计生成3D义齿模型,并不断调整优化,以期恢复患者口腔的生理功能,提升美观度。
完成以上步骤的订单,会被发送到被称为“黑格梦工厂”的模型打印室和氧化锆切削室进行3D打印和切割:在“黑格梦工厂”,10余台3D打印机根据接收到的3D牙模数据精确打印牙模,牙齿和牙龈的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见;在氧化锆切削室,数字化仪器按照技师设计好的义齿模型进行精准切割,一颗颗个性化定制的牙冠雏形逐渐显现。
吴黎明回忆,早期口腔义齿市场相对小众,产品种类较为单一,竞争并不激烈,只要能确保产品质量,就能接到订单。但随着时间推移,市场也在不断变化,口腔义齿赛道逐渐升温。为了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吴黎明常奔走于各大口腔行业展会,不断精进行业知识。
2010年,仿真美与一家位于中国台湾地区的牙体技术所合并。2018年,仿真美数字化转型成果显现:一颗义齿的平均加工周期由原来的制作烤瓷冠需要5—7天,缩短至制作全瓷冠只需2—3天。这不仅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缩短了患者的等待时间,还实现了义齿品质和品类的升级。
由于抢占了先机,当福建省内其他口腔义齿企业也开始采用数字化工艺时,仿真美已经一跃成为全省义齿行业的领军企业。尤其是,当相关设备及材料的国产化使得义齿制造数字化优势越来越明显时,仿真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充满了底气。
精耕细作,不断追求更真更美
义齿在恢复缺牙患者的正常咬合功能、改善发音状况、提升面部美观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仿真美,义齿首先要“真”。在企业大楼的二楼可以看到,固定部的技师将前段工序制造的半成品牙冠精细打磨、上色等;活动部的技师使用患者的牙模,制作活动义齿的基托。这些经验丰富的技师们在患者的牙模上试戴基托,调整细节,尽可能地提高患者佩戴时的舒适度与逼真效果。
外观要真,品质更要真。吴黎明用“匠心”和“精益求精”来概括企业对于“真”的追求。
为求“真”,仿真美不断革新技术。截至2024年6月,该公司已拥有52项专利,包括5项发明专利和47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仿真美拥有的“牙冠加工夹具”“义齿加工线切割机”等实用新型专利,是对义齿加工工具及设备的优化升级,以应对复杂生产环境下多种义齿加工工艺需求,加快了仿真美利用数控加工进行生产的前阶段测试性生产。
为确保义齿生产全流程符合高标准要求,仿真美构建了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涵盖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关键要素。同时,该公司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与检验机制,从原材料验收、过程控制到成品检验,每一步都制定了详尽的检验计划与标准,确保产品符合规范。
在追求“真”的同时,仿真美亦不忘满足客户对“美”的更高需求。
“在口腔领域,客户的首要追求无疑是健康。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健康被赋予新的内涵,口腔美学的需求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仿真美成名美学工作室总经理陈铭说。
在陈铭展示的案例中,有的患者由于牙列缺失,出现嘴唇塌陷等面部轮廓改变,面容显得苍老。义齿安装完成后,原本空荡荡的牙龈“长”出了整齐的牙齿。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佩戴义齿后,患者的面部轮廓及线条也发生了改变。
成名美学工作室的成功运营不仅帮助患者实现了变“美”的愿望,也为仿真美带来了可观的业绩,对公司总营业收入的贡献率超过20%。
为了进一步满足患者需求,让更多患者有机会佩戴义齿,仿真美于2020年成立巧固工作室,专注于为高端客户制作小众但价格较为高昂的吸附性义齿及覆盖义齿。
匠企育匠人,培育高素质技术人才
国内口腔义齿行业的技师主要依赖传统的“师傅带学徒”模式进行技艺传承与培养,这种传统的培养模式很难适应工业化、数字化生产。为了培养更多应用型义齿行业专业人才,自2008年起,仿真美先后与厦门医学院、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漳平职业中专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合力培育高技能人才。
与院校达成长期合作并非一蹴而就。据介绍,在与各院校合作初期,仿真美与其他企业一样,通过认领课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业辅导。随着校企合作不断深入,仿真美凭借专业性及丰硕的人才培养成果,赢得了厦门医学院、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漳平职业中专学校的信任,并逐步扩大联合培养工作。
作为上述3所院校的实习实训基地,仿真美为实习生提供了深入了解义齿加工流程的机会。2024年,有50余名实习生在仿真美接受实习训练。经过10个月的实践,实习生们获得了宝贵的义齿生产实操经验,为未来的就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多年来,仿真美向社会输送了大量应用型义齿行业专业人才,同时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了宝贵的人才资源。目前,该公司的300余名员工中,有57%毕业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这些员工已成为仿真美的核心竞争力。
仿真美同样重视员工入职后的定期培训。通过调查分析不同岗位员工的实际需求,制定了一系列培训计划,设定了全面培养目标和专业考核标准,努力通过现场培训、线上课程分享、实操培训考核等多元化培训模式,不断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素质。
2022年,仿真美推出了自己的企业文化体系,明确了“为客户创造最大的附加值,做患者满意的义齿,让员工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的企业使命,以“成为牙医师最佳合作伙伴,打造中国口腔医疗一流企业”为愿景,确立了“真诚而简单,用实效说话,责任有担当,我们是伙伴,还可以更好”的企业价值观。
吴黎明表示,未来,仿真美将坚定做行业发展的探索者,积极探索数字化变革,持续保持奋进之姿,努力成长为世界一流的医疗科技企业。
刘英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