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农村医药报专题报道 40余载传承岐黄薪火   不忘初心守护百姓安康 最美医生扎根山区奉献   一人一船谱写孤岛赞歌

第6版:专题报道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声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6 月 09 日 星期一   06

最美医生扎根山区奉献 一人一船谱写孤岛赞歌

——记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麻埠镇齐山村乡村医生余家军

余家军自己摇船外出巡诊。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响洪甸水库位于大别山区,在1400多平方公里的库区深处,有一个被称为“海岛”的孤岛。岛上唯一的医生因为对先辈、对自己、对职业的承诺,20余年坚守在岛上,守护着故乡人,他就是金寨县麻埠镇齐山村的乡村医生余家军。

2024年8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医师节,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2024年“最美医生”名单,乡村医生余家军光荣入选。

留岛行医,水上“120”守护百姓健康

“海岛”本不是岛,而是大别山深处一个秀美的山村,20世纪50年代因为修建响洪甸水库,麻埠镇沉入湖底,山村也变成了东西相隔的两座小岛,取名“海岛村民组”。从此,200多位“岛民”平时外出购物、就医、上学等,需先走崎岖陡峭的山路,再坐上个把小时的船才能赶到镇上。

1999年,余家军卫校毕业后,放弃城里的发展机会和妻子返回家乡,把一艘船屋停泊在东西两岛之间。红色土地的光荣历史和家人的及时鼓励,激励着余家军下定决心,扎根海岛组,为村民解除病痛。

余家军将渔船改造成简易诊所,建立海岛卫生站。卫生站建立之初,狭小局促,条件简陋。他用钢板将卫生站隔成7个小房间,1间用于居住,剩下6间用作急诊室、病房、仓库。为了使“孤岛”不孤,他买了一条柴油机船,成了水上“120”。

坚持24小时不关机,问诊随叫随到

走村入户是余家军最常做的事情。他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遇到不能来就诊的村民,只要一个电话,他披星戴月、跋山涉水,冒风霜雨雪、严寒酷暑,第一时间驾船前往医治,这就是余家军的工作常态。

余家军说:“我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医务工作者,也是中共党员,我会尽最大的努力为居民做些实事。留守岛上的居民大都不富裕,我出诊从不加收出诊费;用药也绝不会浪费,绝不让村民花冤枉钱,还经常给家庭困难的村民减免医药费。”

其实,余家军家庭并不富余。他平时的收入主要来源,一是公共卫生经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残疾人服务费、药品零差价补贴等;二是他自家生产的毛竹和茶叶。如今金寨县基层医疗条件大幅改善,转诊手续也逐渐规范,余家军作为全科医生,为所有村民建立健全了健康档案。余家军说,对留守岛上的居民们而言,他不仅是医生,更是陪伴者。

面对崇高的荣誉,为民服务初心不改

1999年,海岛卫生站是一艘小小的渔船;2014年,政府相关部门给船屋进行整修改造,木头换成了钢板,屋子的密封性也更好;2019年,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下诊所上岸了,完善了其内部功能和设施,结实的水泥墙遮风挡雨,现代化的诊疗器械被擦拭得干干净净,药品柜里存放着村民们需要的药品,海岛卫生站列入医保定点单位,大大方便了群众就诊和报销。

金寨县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每个月给余家军发放固定工资,并为他购买了五险一金,让余家军的生活有了保障。随着安徽省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推进,金寨县积极安排余家军参加各种培训,帮助他提升业务能力。

余家军坚守对乡亲们健康的承诺,获得各级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先后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好人榜”“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最美乡村医生”“安徽省道德模范”“全国诚信之星”等荣誉称号。

再多的困难,都没有动摇余家军守护“海岛”乡亲健康的决心。“我是一名医生,也是共产党员,不论哪一个身份,都要求我为人民服务。只要村民有需要,我就坚持在这里!”余家军说。

徐慧媛

编辑:超级管理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