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农村医药报专题报道 岐黄世家传承民族医药薪火   耕耘杏林护佑滇南民众安康 扎根基层辛勤奉献   爱岗敬业治病救人

第6版:专题报道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声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6 月 30 日 星期一   06

扎根基层辛勤奉献 爱岗敬业治病救人

——记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院主一社区卫生站乡村医生李少佳

肇庆市鼎湖区院主一社区卫生站乡村医生李少佳在给患者做检查。

他行医64载,从大队的保健员、卫生员到赤脚医生,再到乡村医生,几乎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基层医疗改革变迁的全部过程;他是中共党员,尽管已经年过八旬,但他每天坚持早上7点多到卫生站为乡亲看病,耐心地接诊每一位患者,他就是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院主一社区卫生站乡村医生李少佳。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基层医疗事业辛勤奉献

20世纪50年代末,当时的广东省高要县广利公社开设砚洲疗养院收治营养不良病人,并从各村抽调保健员,李少佳也响应号召成为抽调人员之一。由于其在该项工作中的突出表现,时年仅有17岁的李少佳成为了获得专项补贴到广利镇卫生院(现鼎湖区中医院)学习中医的仅有的2名学徒之一。

在3年学徒生涯中,李少佳为师父打下手,跟随师父骑自行车出诊,断证、抓药、消毒,练就了一身医疗基本功。学成之后,他以赤脚医生的身份回到院主一卫生室继续为村里居民诊病。国家3年经济困难时期,虽然那时生活、工作都非常的艰辛,但李少佳仍把“赤脚医生”时代称为“激情燃烧的岁月”。白天工作,晚上学习,党员的先进性促使李少佳不断的进步。

20世纪70年代,在备战备荒的大环境下,医疗常用的“四大素”(土霉素、四环素、氯霉素、曲霉素)经常出现短缺,李少佳远赴清远和广西昭平等地买药。经过李少佳的多年行医,当初的院主一卫生室成了当地热门的医疗点,甚至配备了产房,每天都有2至3名周边孕妇到该卫生室待产。

1983年,李少佳参加广东省乡村医生统考,重新系统地学习中西医。他一头扎进药理知识中,将枯燥的理论与多年从医经验融会贯通。当时镇里的卫生院有一个工作机会,但他舍不得村里的乡亲们,最终留在广利街道院主一村卫生站工作。1994年,他免试转为乡村医生。

虽年已古稀,81岁的李少佳仍在工作之余,积极参加业务培训,不断汲取新的医疗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术水平。风里来,雨里去,全天候的门诊,不分昼夜的治疗,他默默为几代村民奉献着,是父老乡亲们的定心丸。

坚持爱岗敬业治病救人,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李少佳半个多世纪的从医生涯历经沧桑巨变,但不变的是这位“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的初心。李少佳悬壶济世60多载,接诊过无数的病人,甚至附近几个村的村民要看病都会先去找他。他所在的卫生站每年接受周边村民寻医就诊近一万人次,半夜急诊、接生、抢救,以及护送转诊危重病人的次数,已经多到连他自己都数不过来。

从2018年开始,李少佳为村民做慢性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健康管理。每年他都会带广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为老人进行定期体检。李少佳就是这样,扎根在基层乡村医生这个平凡的岗位,守护当地村民的健康。

李少佳曾多次受邀到市、区医院工作,但都被他婉拒,他选择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用双手悉心守护着一方百姓。“群众信任我,我又能帮他们解决病痛,我作为一名有53年党龄的老党员,感觉在这里能发光发热,实现我的价值。”

在李少佳的影响下,他的儿子和女儿们也选择从事临床一线的医疗工作,其中一位女儿2021年从高要区妇幼保健院退休后,也加入乡村医生的行列。他的三个女儿和女婿还有孙子也都光荣入党,在岗位上发光发热,为群众奉献。

李少佳曾先后获得1976年肇庆先进卫生工作者,1993年卫生部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广东省优秀乡村医生、鼎湖区优秀乡村医生,2014年鼎湖区十佳优秀乡村医生,2023年鼎湖区最美乡村医生,所在卫生站获评2019年鼎湖区十佳诚信卫生站。

谈植秀

编辑:超级管理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